作者:谷建晓 编辑: 发布时间:2021-12-24 阅读次数:
建筑与能源工程学院于2021年12月23日星期四晚上,在线上举办了建工讲坛第11讲专家讲座,邀请了同济大学谭勇教授为建工讲坛第11讲专家,题为“十年之后再看楼倒倒,事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讲座由建筑与能源工程学院和韧性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护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由建筑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兼韧性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护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辉主持。
|
伊始,陈辉副院长对谭勇教授做了简要介绍。谭勇教授于2005年10月获得美国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8月-2009年5月期间在美国佐治亚州萨凡纳市土木与环境工程公司Terracon Consultants, Inc.历任岩土工程师与项目工程师职务。2009年6月回国后历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讲师(2009.6-2011.12)、副教授(2011.12- 2016.12)及教授(2016.12- 至今)。长期从事深基坑及隧道工程、工程事故调查、基础工程及数值模拟技术与算法等领域的工程咨询及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科研项目、及上海董家渡群基坑工程、江苏南通全断面富水砂性地层中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估与防控保护关键技术等横向咨询研究课题,在国际土木工程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40余篇(含9篇TOP1% ESI高被引论文),其中一篇论文曾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工程事故调查分会(FED)2014年度杰出期刊论文奖。谭勇教授本次讲座是关于2009年6月发生在上海闵行区淀浦河畔莲花小区的楼倒倒事故原因的一些思考。
随后,谭勇教授就此次事件中系列重要现象给出了个人独特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 10米高堆土旁的7号楼突然倒下了,而7号楼边上的6号楼同样靠近10米高堆土却安然无恙,为什么?(2) 10米高堆土南侧33米长桩基的7号楼突然倒下了而堆土北侧条形基础的淀蒲河防汛墙却巍然不动,为什么?(3) 虽然10米高堆土北侧的防汛墙安然无恙,但在楼倒前一天中午10号、11号楼北侧6米高堆土北侧淀浦河防汛墙却发生了大规模破坏,为什么?(4) 车库基坑及楼房所采用的PHC管桩基础是否应该为楼倒倒事故背锅?(5) 楼倒前长达5小时的暴雨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谭勇教授基于现场观察证据、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理论计算、设计复核、和三维数值仿真模拟分析结果,对上述事故原因及相关现象进行了逐一探讨与解释。
|
|
专题讲座结束之后,陈辉副院长高度评价谭教授的讲座内容,认为本次会议对我院师生对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义,特别是激起了青年教师和学生对科研的热爱,对学院科研氛围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建工讲坛已经进行到了第11讲。下一期讲座计划为12月24日周五上午9:00,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顾晓强主讲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一些体会》的交流会议。希望各教师踊跃参加。